返回首页

新能源汽车属于智能网联汽车范畴吗

来源:www.ccygbx.cn   时间:2023-01-19 04:52   点击:243  编辑:金岚   手机版

一、新能源汽车属于智能网联汽车范畴吗

不属于,未来汽车业发展方向新能源+智能网联;

很多人都在问,什么是智能网联汽车。没错,其实这是两个意思,首先是智能汽车,就是可以实现自动驾驶的汽车,其次是可以相互通讯,联接入网络的汽车。那么为了比较清楚的说明,我们就单纯的谈谈什么是网联汽车。

所谓的网联汽车,可理解为通过一定的设备车与车之间的联接、车与网络中心、智能交通系统等服务中心的联接,甚至是车与住宅、办公室以及一些公共基础设施的联接。也就是可以实现车内网络与车外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全面解决人―车―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问题。一文看懂什么是智能网联汽车

不属于,新能源汽车会使用智能网联,但不属于智能网联汽车范畴

不属于,新能源汽车可以具有智能网联汽车特性

智能网联汽车,即ICV(全称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这是一个很好的技术 一定要选择一个好的地方

新能源车是新能源和智能联网汽车不是一码事。你可以关注一下今年一汽森雅R7

二、创维汽车属于新能源汽车第几梯队

第一梯队。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国际第一梯队,在海外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创维汽车精确定位自身优势,瞄准国际市场风向,抓住抢占海外汽车市场版图的机遇,属于第一梯队。创维汽车是一个全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背靠开沃集团造车硬实力和创维赋能的跨界优势,创维汽车致力于打造新一代智能、环保、科技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三、继奔驰EQC,传统车企新能源再添一员猛将,奥迪e-tron将搅局?

都到齐了吧, BBA加上Porsche , 传统车企品牌的新能源, 一个又一个的亮剑, 本来已经热闹的纯电领域, 更加百花盛开之感。 当然,纯电还没完全成为气侯, 而BBA+P的进场, 显然会加上更多关注与活力。

i3,EQC,e-tron,Taycan, 正是我说的BBA+P, i3没有试过, 早前已经写了EQC专辑, 上期专门拿了Taycan 赛道试驾, 而 e- tron, 其实去年年初的德国之旅中, 率先见证了欧洲 e-tron, 而今天, 就试试国内版 e-tron, 看看与欧洲版有什么升级了。

这是很容易令人混淆的地方,我们见到Q2也有e Tron,而与保时捷同平台的,还有 e-Tron GT。 面前这台纯电SUV,标识就是 e-tron 55 quattro。

也不是中国版才有,在德国也是相同的名字。 也许是新能源创始的第一台吧,就是想借此化品牌名字,统一征战新能源的战役。

我在德国柏林电影节遇上 e-Tron

德国本土版与中国版最不同的地方,后视摄像头代替后视镜

我第一次遇见 e-tron,是去年的德国柏林。当时是在柏林影展的现场,Audi e-tron 55 quattro 是礼宾专车,负责接送重要的明星及VIP,而现场则展示了与Taycan 相同平台的 e-tron GT。

在柏林影展上的明星,e-Tron GT

当我写EQC时,留意到EQC跟GLC十分相似,看了EQC的底板构造,其实不完全跟GLC一致,但仍然属于"油改电"的技术层面。

而e-tron,厂家本身就说了是完全独立全新设计,非油改电的层面。而根据资料,现在e-tron所用的底盘依然是大众的MLB Evo平台,不过是所有延伸是完全纯电化配置,也许是一个折中的过渡,而且也合乎情理,一个传统汽油车制造商,生产纯电动车总也要一个过程。

而奥迪与保时捷为纯电动所打造的专属平台PPE,则在2022年才启用。 可见现在大众所有的纯电动车,是一个过渡过程。虽然如此,不代表现在的纯电产品就不纯粹或有欠缺,只是在形式意义上的更为极致吧。

e-tron 仍然非常奥迪,外观上每一线条,每个棱角,整体的设计语言,都是Audi的逻辑,也是代表奥迪未来的走向。

当奥迪把e-tron推出市场时,是包含了两个方向,SUV版是常规的大众版,实用性及舒适性为主导。而e-tron GT,则走性能及科技路线,Taycan出来了,而GT仍然神秘,想必然是想再有些突破,尤其在性能上。

无论是奥迪,还是保时捷,传统车企仍然聚焦在驾控上说话,调驾控的质感。始终造车几十年至百年,所沉淀的驾驶质感也是实实在在的。

奥迪在汽油车方面,确实做得出色,无论从舒适驾驶,还是RS的极限驾控,都是高手。 放在新能源的电动车,奥迪依然以汽油车的驾驶感来塑造,看来奥迪的市场策略组,很懂得利用已有的汽油车主群组作主力,作为新产品的第一梯队。

面对新能源的一大对手特斯拉,e-tron 也许是明的,特斯拉为市场开拓了全新的用车习惯与行为,适合尝新的用户,而传统车企讲求传承中突破,使传统车主在熟悉悉的环境下接受新能源电动车,当然是一个好策略。

e-tron的操控,很有熟悉感,一如既往的奥迪好开,容易菜鸟变高手,而比较陌生的,是过于安静。 空气悬挂出色,有运动感,不至太硬,也不太软,是充满驾控感的纯电动车。

奥迪e-tron跟保时捷Taycan 不同,Taycan 是前后两组永磁同步电机,而e-tron则是前后两台异步电机。

纯电动车不单安静,而且震动也少,这是在高速上时速80公里拍的,可见水珠也算g定

永磁同步电机的优点是体积小而效率大,缺点是造价高及散热问题,所以保时捷亦花了很大资源来打造热能管理,自然造价更高。 异步电机则为普遍使用,造价一般,体积大一点但较稳定耐用,而缺点则是有效能损耗。

两者间难以胜负来说,因为其实各有优缺,主要还看定位与策略,还有配套上的匹配技术。 如电池效能管理,如果超出放电范围则伤及电池本身,这个亦会影响如何制定其总输出及续航。

e-tron 大约限制在88%左右,而特斯拉则在95%左右,可见特斯拉在电池的管理较为进取,反之亦可说奥迪有点保守。 关于续航,e-tron 能有470公里的成绩,但相对于现在国产的700公里,还是有所不足。但这个续航,可能是欧洲人的理解不同,对他们来说,续航等同油箱,大一点小一点不是他们所专注的。 以上种种,不难理解,始终是首台纯电,而且亦为未来产品提供更好的平台,待PPE平台启用后,才见真章。

e-tron 最高能达300kw,用boost模式的极速8秒,0-100km为5.7秒,算不上特别快,但加速感仍然悍,纯电所带来的加速感是直接的,而奥迪所调教的油门反应十分像真,跟汽车感觉一致。 奥迪引以为傲的quattro 系统,e-tron以双电机同样拥有,厂家更称之为e quattro ,但在标识中未见加上"e"字样。

在新能源车的领域中,还有一样开创时代的新科技,"自动驾驶",这个还是以特斯拉占先机主导,部分国产品牌跟随,而大众集团奥迪,却有自己的节奏,未有跟随。 这台e-tron并没有自动化的程序,其实这个还是有椋易约阂膊换峥悸鞘褂谩 另一方面,还是有点实用的配置,最新的自适应的空气悬挂。这个空气悬挂可以在高速自动降低26mm,回复原睿嗫缮50mm,总升降达到76mm之巨,(是目前我所试的第二高,第一为Aston Martin DBX的90mm),绝对好使好用!

e-tron 内饰的设计语言也是一致的,]有夸张的超科幻,而是一种亲近的科技未来感。

中控的触屏带有触感反馈,让科技带来质感,转换屏一向出色,新一代MMI科技而简易,而传统的变速杆依然存在,但已变成驾驶方式(RND)的推杆,有一点点异于常规。

座位是舒适够用的,造工也同样上乘,而且国内版还用上反皮Alcantara,比较有质感。

要知道e-tron的尺寸,虽然没有Q8那么长,但4.9米的长度,1.9米的宽度,确实使e-tron的空间舒适,而且是百变功能多用途的纯电SUV。

在纯电领域中,全球处于老大的特斯拉当之无愧,也是我们须要接受的事实。 "千万不要小看你的对手!" 无论是对奥迪,还是对手特斯拉,这句格言同样有效。

我早前报导的帖子

总不能认为拥有110年造车的经验,就能轻易战胜新能源电车场,同样,总不能单以智慧科技,就能打败百多年的传统车企,一切,还看如何融合与适应。融合科技与传统,适应世界万变与贪婪的现今世代。人越变懒,越倚赖科技,如何定夺那些是合适的科技,将是一个好课题。

当然,对手不独特斯拉,就是同是德系就已经有EQC了,竞争不是不激烈呢。 而我还是觉得,不同人自有不同选择,还是那句,从感性决定多于理性,所以不作结论。

我不是纯电爱好者,而且纯电的领域,我更不是专家,所以我的结论只是主观,不一定准确及适合大家,请多见谅。 然而,作为一个爱车玩车的人,总也会有点观点,是以车主视角的观点。 我的观点是,虽然在纯电市场已见萌芽,无论是国产,进口,刚需,还是超跑类,都到齐在池中了,但不代表就已经风行,或者能全面代替汽车,这个时代还没有到来。

纯电市场中,我观察就分为三类: 1,特斯拉,有自己的充电系统,成熟,市场占有率说明一切。 2,国产自主品牌,包括专车,共享车等,追求性价比。 3,传统车企高端品牌,占有率少,售后支援配套滞后。 以上,正是我想说的,像e-tron,Taycan 这一类高端电动车,同样拥有电动车的优缺点,而缺点,正正就是充电这个问题上。

当然,我觉得拥有纯电车而缺了私人车位,这个玩笑实在太大了。 我在上一辑Taycan 已经详述了这个问题,纯电车好比手机,一有机会就应充电,不同于汽车,加油只须十分钟,充一次电,不计算等待,40分钟是基础,除非是闲人,一般工作狂或活跃如我的人,其实不适合电动车,只因耗时与限制,根本等不了。

有私人车位加电椿,应该是基本要求,否则一天在外就是找充电,实在太费时费神。 不同于特斯拉,有自己一套专属充电系统,比较简单,唯一就是要有足够的充电位置可用,而在大型商场,不一定就有空位,而且充电是一个费用,停车场也是另一个费用,所以我认为,玩电动车说为省钱,我觉得有点牵强。

再说e-tron的充电,当然不及国产的方便,既有国家政策的倾斜,在专车领地已经风风火火,虽然e-tron的充电不同于部分国产纯电的插口,所以更多加留意可供充电的位置。 找到位置,也不代表可以充电,还有不同公司,不同app来充值控制,更有些须奥迪有签约的才能启动! 所以,充电跟加油,根本性的两回事! 回归现实,现在纯电还不是时候,纯电也应只能当家里第二台车会较好,否则身心俱累,而且只适合日常上下班规规矩矩的,如果每天有很多随心而发的精彩生活,那要好好想想了。

特别鸣谢: 广州锦龙奥迪借出e-tron以供拍摄 我们TG Team MrOdeil,Gilbert Kwok,及我自己一起拍摄。

感谢观赏, 我是汽车之家 论坛红人馆的 AM猪63,Kevin Yeung, 喜欢试车,喜欢摄影,喜欢分享, 下一辑再见, 再一次,Thanks!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