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如何看待全球首辆水氢燃料车在中国诞生?

117 2024-03-17 02:07 admin

一、如何看待全球首辆水氢燃料车在中国诞生?

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市委书记点赞!

通过H2O~H2、H2+O2=H2O这样复杂的化学反应,只需要加水就能行驶,不得不说是个很好的想法。

虽然其技术优势远不如几年前提出的空气动力汽车(通过自然吸气后对空气进行压缩,依靠压缩空气膨胀带来的能量驱动汽车行驶)。

但是横向对比磁力驱动汽车(在汽车前端和后端各放一个磁铁,前端磁铁对后端磁铁的吸引力通过后端磁铁与车架的固定传递到整车上带动车辆行驶),水氢发动机的优势在于成本比较低,且水资源可以循环使用。

而目前普遍在用的以及未来可能被淘汰的燃油车,电动车,燃料电池车等落后技术路线,相比以上几种方案所剩下唯一的优势也只是可以真的跑起来了。

二、第一辆氢燃料汽车?

1991年7月,第一辆以氢为燃料的动力车在美国堪萨斯州试车。结果表明,新车可将氢能的60%~80%转变成驱动能,普通发动机汽车的汽油能的转化率仅为25%~30%。燃料电池是车体的关键部件,是由美国堪萨斯州科学院的罗杰•比林斯博士经过5年研究发明的。电池呈圆柱形,重量为45千克,寿命为25万千米。起着从普通水中提取氢和将氢转变为电能的双重作用。其结构中央是氟化塑料薄膜,薄膜处在两个电极之间,电极又夹在两个气室之间,电池的工作方式与普通电池相同。从水中提取氢的过程,是将电充入电池中,从而将水分解为氢和氧。氢贮存在与气室相连的贮气罐中,罐内充满了颗粒状的铁和钛氧化物,这样氢气不会点燃或爆炸。燃料电池可连续8个小时从普通水中提取氢。每次可处理两加仑水,提取的氢可供新车行驶500千米。因制取氢气的成本较高,这种新型车实现商品化还有一定难度。英国煤气公司开发了一种便宜的提取氢气的方法。它的燃料氢气将在车体内由甲基环乙烷发生反应获得,所获氢气为传统的发动机提供动力。氢气在车行走过程中产生并被应用,无须贮存。英国贸工部已宣布支持一个为期5年,投资1100万英镑的项目以开发这种车。

三、国内氢燃料发动机企业排名?

1、美锦能源,美锦能源是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的龙头上市公司之一,在国内A股市场股价表现不错,主要围绕氢气的制、储、运、加全产业链为主线展开布局。如公司参股的北京环宇京辉京城气体有限公司,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氢气生产厂家之一,是北京市唯一具备合格资质氢能生产厂家,唯一一家集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并具备完整安全管理体系的企业。

2、亿华通,亿华通是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龙头企业,在科创版上市,亿华通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研发及产业化。旗下有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相关技术开发、技术服务,致力于推进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

3、宝丰能源,宝丰能源是开工建设的一体化太阳能电解水制氢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制氢储能项目,也是氢能源制氢龙头。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四、东方电气氢燃料电池国内排名?

(一)亿华通688339

主要亮点:中国氢能产业先行者。

入选原因:燃料电池正宗国内龙头,下属公司神力科技是国内比较早从事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及电堆研发和产业的技术企业。

(二)南都电源300068

主要亮点:主要从事氢燃料电池膜电极、电堆模块、系统及相关测试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技术服务。

入选原因:持有新源动力8.12%股权,标的是我国第一家致力于燃料电池产业化企业,已实现包括质子交换膜等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电堆组装的生产。

(三)东方电气600875

主要亮点:全球最大的发电设备研发制造基地和电站工程承包特大型企业之一。

入选原因:燃料电池发动机、驱动电机控制器,公司自2010年开始氢燃料电池的研发,九年来坚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与创新,掌握了膜电极制备、电堆设计、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在内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全套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四)潍柴动力000338

主要亮点:我国内燃机产业骨干企业。

入选原因:其控股子公司潍柴巴拉德科技有限公司将与加拿大巴拉德联合开发下一代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以及应用于客车、商用卡车和叉车的下一代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组。

(五)大洋电机002249

主要亮点:已形成了“电机+电控+氢燃料电池”的完整产业链。

入选原因:公司可提供氢燃料电池模组、整车控制器,氢系统控制器及燃料电池控制器,可提供匹配的电驱动系统。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公司具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设计与开发能力。

(六)雪人股份002639

主要亮点:公司已拥有领先的制冰、冷链技术以及完善的氢能产业链尖端技术。

入选原因:在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链上已布局两块业务,一是氢气制取与加氢站建设运营相关设备,二是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集成,包括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空压机及氢气循环泵等。

(七)长城电工600192

主要亮点:高中低压开关成套设备、压电器元件等电工电器产品技术国内领先水平。

入选原因:持有新源动力8.99%股份,标的是我国第一家致力于燃料电池产业化企业,已实现包括质子交换膜等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电堆组装的生产。

(八)美锦能源000723

主要亮点:拥有从煤炭、焦化、天然气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完整产业链体系。

入选原因:公司主要围绕氢气的制、储、运、加全产业链为主线展开布局。如公司参股的北京环宇京辉京城气体有限公司,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氢气生产厂家之

五、如何看待《青年汽车首辆水氢燃料汽车亮相 续航里程500公里》这一新闻?

写文章的小便是个化学盲。青年汽车故作神秘是因为这技术是我们的,以为拿了点我们的实验样品就可以把技术方甩了,这种合作伙伴太短视了,难怪会破产,没一点商业道德!

六、你有在你的城市见过氢燃料电池车吗?国内氢燃料汽车发展现状如何?

之前有在别的城市见过的算吗?出差去郑州,住宿在经开区,经常能看到路上跑着的宇通氢能源公交,绿白的配色十分显眼,车身上“氢能驱动未来”几个大字也挺震撼的。宇通在氢燃料客车示范运营方面还是比较有话语权的,不仅在大本营郑州,在张家口、山东潍坊等地也都进行了示范运营,综合国内情况来看,就像大家都在说的一样,我国氢燃料汽车发展正处在“商业化前夜”,只差临门一脚。

七、2021年全国氢燃料客车销售多少辆?

2020年,受疫情和政策调整影响,部分订单将延至2021年释放,随着示范城市群政策落地,加之国内经济企稳、地方财政刺激,预计2021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保守来看,全年产销突破6000辆成为大概率事件,乐观估计,有望突破1万辆。车型方面,2021年是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关键年,冬奥会将带动氢燃料电池客车增长,加上各示范城市群大多以客车作为前期示范的重点,预期2021年氢燃料电池客车的销售占比将保持在60%以上

八、我国第一辆氢燃料轿车?

中国首款氢能汽车是Grove,由位于湖北武汉的新能源企业Grove氢能自主研发。2019年上海车展期间,格罗夫氢能乘用车的两款氢燃料电池SUV车型——欧司典和欧司典运动版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格从75-100万元起步。

欧赛典和欧赛典运动版由西班牙巴塞罗那格罗夫设计造型中心的格罗夫设计,两者都走在了个性的前面。普通版欧斯典的前格栅采用蜂窝网状镀铬装饰,两侧狭长深邃的大灯营造出凶悍不羁的气势。一条锋利的腰线贯穿侧面的前后,多辐轮圈强调质感。尾部采用简约设计风格,后围分层。

九、氢能源成新风口,国内车企在氢燃料技术方面有什么发展?

日前,长安深蓝SL03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三种不同动力版本,分别为增程版、纯电版和氢电版。其中,氢电版车型凭借着730公里的续航里程、3分钟的超快补能、在馈电情况下百公里耗氢仅为0.65千克等多项性能指标快速出圈。

深蓝SL03;图片来源:长安深蓝

作为首款国产氢燃料轿车,深蓝SL03可以说继承了纯电动汽车零排放的优点,又抛开了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长的烦恼,这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着实是一个不错的新选择。但是,其高达69.99万元的售价,又让人难以企及。考虑到这点,长安将深蓝SL03氢电版的目标市场定位在B端,而其纯电和增程版则正常面向C端销售。

顶层政策加码,深蓝SL03氢电版加速到来

据了解,深蓝SL03共推出4款车型,包括515纯电版、705纯电版、1200增程版、730氢电版,官方指导售价分别为18.39万元、21.59万元、16.89万元、69.99万元,也就是说氢电版的售价是增程版和纯电版的3倍之多。

那么,氢电版的售价如此之高,长安为何还要推这款车型呢?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氢燃料电池有其自身的优势。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本质上是一种电化学反应,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环境友好、能量密度高等特点,被称为清洁能源的终极形态。

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计,到2050年,氢能将承担全球18%的能源终端需求,创造超过2.5万亿美元的市场价值,氢燃料电池汽车将占据全球车辆的20%-25%,届时将成为与汽油、柴油并列的终端能源体系消费主体。

第二,长安汽车推出燃料电池量产版车型,是其技术实力的彰显。据官方结束,深蓝SL03是基于长安EPA1纯电平台打造的中型电动轿车,其氢能源版搭载160kW功率输出的电机和28.39度的磷酸铁锂电池,整个系统核心部件100%国产化;同时搭配自主研发的全变量解耦高精度控制技术,使系统氢电转换效率大于60%,整车百公里馈电氢耗仅0.65kg,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第三,增长空间大、国家政策支持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进入2022年,中央及地方政府对氢燃料产业的重视程度明显加强。

今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公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同时,《规划》为氢能产业拟定了三个五年发展计划: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20万吨/年;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

全国各地也竞相加大对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布局推动力度,政策明显“加码”,重点项目接连落地,产业发展日渐活跃的信号清晰释放。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内蒙古在内的多个省份都在近期发布了氢能产业规划文件。其中《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提出,到2025年,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国内外车企加大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重商轻乘”迎转机

事实上,除了长安汽车外,海马、一汽、上汽、广汽、长城等国内车企均在加大对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和布局。

7月25日,海马汽车公开表示,海马7X-H氢燃料电池汽车将于2023年开展模拟示范运营,争取在氢能汽车产业生态上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日,海马还表示“公司第四代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在研发中,将采用更高功率电堆、更高效率电驱系统、更安全的储氢技术、更长寿命的催化剂提升车辆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近日,一汽首台全新红旗H5燃料电池汽车在研发总院试制完成,该车搭载了动力总成部自主研发的第二代燃料电池发动机,该台发动机大量采用了先进的模块化、轻量化的设计理念,体积比功率密度694W/L,较上一代提升40%,额定功率65kW,实现-30℃的快速冷启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上汽氢能源专属“星河”架构;图片来源:上汽

在本月初,上汽方面亦透露,上汽氢能源专属“星河”架构首辆样车将于10月面世,该车型的氢气容积预计将接近或超过180L,续航里程在800km左右。

6月28日,在2022广汽科技日上,广汽集团发布了全新的氢能源动力系统,由1.56L氢发动机+两档双电机+插电式动力电池组成,最高热效率达到了44%,并发布全新的氢能源MPV概念车绿境SPACE。

去年2月底,长城汽车发布了氢能战略。据官方介绍,长城汽车氢能战略,不仅构建了国际级“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打破核心技术壁垒,还联通上下游产业链。今年5月,有消息爆料,长城汽车已完成对燃料电池乘用车的产品规划,并计划以独立品牌推出,该品牌未来将定位于高端领域。

此外,多家国际车企业也加快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进速度。

今年4月,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SUV——NEXO中国版正式获得北京新能源汽车牌照,这意味着现代首款符合中国法规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将合法上路,该车将于今年在国内上市。

3月,宝马iX5 Hydrogen氢燃料电池车已进入量产前的后期研发阶段,小规模量产车型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投产。再早之前的2月,捷豹路虎官方确认将转型燃料电池动力总成的开发,首款搭载燃料电池系统的车型极有可能是揽胜极光,并有望在今年进行路试。

需要指出的是,面对制氢技术、储氢技术、运氢技术效率相对偏低、成本偏高、运输不方便、安全性待提高等问题,我国在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过程中,总体呈现出“重商轻乘”的特点。而此次深蓝SL03氢电版的上市,以及国内外车企的相继布局,可以说让发展相对缓慢的燃料电池乘用车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高成本制约,氢燃料乘用车商业化尚待时日

其实,今年上半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高速增长,6月产销数据再创年内新高。

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6月,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实现产量527辆,销量455辆,在2021年6月高基数下,同比依然增长18.7%、67.3%,环比更是大涨117%、342%。

1-6月,燃料电池汽车累计产量超过1500辆,销量也接近1400辆。而2021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77辆和1586辆。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双双超过去年全年的8成,销量更是接近去年全年的9成。

目前来看,制约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乘用车领域的大规模推广,除了上游制氢问题待解外,成本也是一大问题。

有分析指出,目前我国燃料电池乘用车的产品成本仍然比较高,电堆的价格大致在4000元/kW,一辆乘用车的电堆可能需要80kW,仅电堆的成本就需要30多万元,储氢设备也要几万元,导致整车的成本仍然要比燃油车和电动车高出不少。如文章开篇提到,深蓝SL03氢电版的售价是增程版和纯电版的3倍之多。

不过,华宝证券认为,尽管氢能产业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但从2022年上半年的实践来看,随着国内各地政策的密集出台,技术的突破与迭代成熟、用氢基础设施的完善,都能将显著降低终端用氢成本,从而降低下游应用推广难度。

对此,同济大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究所所长章桐认为,燃料电池车在商用车领域2-3年内便会到相当可观的规模。但是在乘用车领域,能够真正实现小批量上市,让消费者去买,还需要差不多5年的时间。

十、潍柴动力氢燃料国内处于什么地位?

潍柴动力是全球是全球氢燃料电池的龙头公司,公司的氢燃料发动机产业链国内领先,是氢能源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虽然因为公司本身体量很大,业绩弹性要小于其他氢能源公司,但是稳健。 此外,公司还是我国重卡行业龙头企业,公司以发动机、车桥、变速箱在内的动力总成系统为根基,另外延伸上游零部件和下游重卡,率先涉足叉车和智能仓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
下一篇:eqt诞生时间?